2023年3月29日,威尼斯欢乐娱人城v3676“政午同行”学术沙龙第15期活动以午餐交流会形式召开。政治学系田玉麒副教授担任本期沙龙引谈嘉宾,聚焦“媒体报道中的反腐败:关于反腐败测量的一个探索”这一主题作引谈发言。学院王庆华老师、刘畅老师、李慧杰老师、王娜老师、魏素豪老师、连永超老师、李地老师、王斯靓老师以及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交流。本期沙龙由副院长马雪松老师主持。
马雪松老师回顾了“政午同行”学术沙龙的创办宗旨和两年来的活动历程,对新的一年开展学术沙龙交流活动表达期望,同时介绍了学院廉政学科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成果相关情况。
在引谈发言中,田玉麒老师首先强调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和对反腐败工作评价的必要性。他认为,对反腐败工作的准确评价不仅是廉政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而且有利于继续推进反腐败工作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意义。他指出,以数据为依托的客观评价法和以感知印象为依托的主观评价法是当前主要采取的反腐败工作评价方法,从主客观双维度测量和评价反腐败工作有助于全方位反映反腐败工作绩效,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主客观背离、过程性缺失、主体性不足等问题。
田老师认为,构建政府—公众—媒体三维视角准确测量和评价反腐败工作成效,可以充分发挥媒体警示教育、自觉监督等多元化功能,实现大数据分析、话语分析与反腐败评价的良性结合。基于《人民日报》的文本分析和总体性描述,他将媒体报道中的反腐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分析了不同时段媒体报道中反腐败工作的核心话语。通过对新闻报道中所涉内容的动态分析,田老师呈现了不同时期反腐败工作的中心任务、主体和作用,既深入关注反腐败工作评价的动态过程性和描述全景性,还准确捕捉媒体报道中廉政话语从运动式话语到制度话语再到公众话语的演化过程。最后,田老师表示受制于样本量和其他相关因素,目前研究侧重于描述而非解释不同时期媒体视角下的政府反腐败工作,在因果机制与影响因素方面尚存在完善空间。
在研讨交流阶段,马雪松老师肯定了田玉麒老师在研究方法、所用材料与分析视角方面的多重创新性,认为以媒体报道的文本分析为切入点测量和评价反腐败工作成效反映了廉政学者的理论抱负与现实关怀,指出还可考虑探讨文本内容与现实语境的互构性,聚集话语、制度、政策等关键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话语和观念以及制度和政策的复合分析视角阐释腐败治理中具体话语和观念的生成逻辑,同时建议从反腐败事例和廉政话语的海外传播视角,尝试比较分析同一媒体针对不同受众的话语策略。王庆华老师指出描述性的计量方法以理论分析框架为依托,目前分析思路已基本成型,下一步可对媒体报道和反腐败工作评价以及客观评价和价值判断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索。刘畅老师认为本研究在大监督格局下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拓展到反腐败工作的评价维度,通过多历史时段的分析呈现了反腐败工作的整体性发展与飞跃。李慧杰老师认为可以结合传播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探究媒体曝光度和新闻报道方式对公众廉政感知的影响机制。王娜老师和魏素豪老师从技术优化角度提出中肯建议,强调可以运用共词矩阵、词频分析、网络分析等技术手段清晰直观呈现关键词的联系,便于分析不同阶段反腐败话语的转变。马雪松老师在总结环节再一次对田玉麒老师的引谈发言和各位老师的深入研讨表达感谢,本期沙龙在热烈的交流探讨中圆满结束。